一、何声学《和声学基础教程》。谢功成、马国华、童忠良、赵德义. 《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 .谢功成、童忠良、曾丽忠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这套教程是《音乐自学系列作曲卷》的一个分册,是武汉音乐学院音乐系四位在和声、声学方面颇有造诣的专家的代表作。
也是国内专家编写的一套教程,在声学教程中使用最多。《和声学基础教程》分为两卷,包括44章和两个附录。
这套教程从和弦的构成入手,涵盖了传统和声写法的全部内容,加入了同宫体系的自然调式和民族调式和声写法,融合了调式复合和同主音的融合调式。教程第一卷附录一是三个音乐的例子,按照和声来握,每一个和弦都标有级数。
附录二是习题的选择。教程第二卷附录一是和谐音响系统在现代的成长,附录二是部门练习的参考答案。
附录一包括同中音综合模式、同名综合模式、中音三重循环、现代和声功效网,拓展了基础和声学课程的内容。同时,这套教程新增的内容是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应用到声学研究中。《近现代和声的功效网》.童仲良。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4月。本专著包括前言、前言、两个附录和后记,是佟忠良教授80年代初在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正文包括七章:调性扩展与功效扩展,古典和声的主干与主和弦的变奏,双音同形异义与对称宫角轴,声级差与声级差功效意义观,功效族外与重音同形异义的区别,重音周期与功效网的辨析。
这本书的重点是从简单到宏伟的和谐的基本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它涉及到具有广义调性的和声技法,因而具有一定的功能关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新和声语言。附录一是和声分析50例,附录二是每千个八度和陈宛岚分。
《近现代和声思维生长概述》.王。上海:《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编辑部,《音乐艺术》增刊之一,1982年11月。这本专著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和注释。它由三章组成:音乐思维与音乐语言辩证发展的历史回顾、现代和声思维的两个分支、现代和声思维发展的源泉和新的思维形式的初步探索。
它试图探索复杂多样的新和声技法背后其成长的根源和线索,“以便窥见混沌,梳理出一条线索,为清晰理解这一时期巨大和声现象的本质做一个初步实验”。《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及气势派头手法》.刘雪艳。长春:时代文学出版社,1995年8月。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调式和声,包括中国五声调式旋律的特点、和声功效与色彩的关系、五声和弦画外音、偏调弱化的惩罚、同宫调式的重叠、同主音调式的混淆等13章。
第二部分是扩展的五声音阶和声技法,包括和弦结构的多样化、复合功效和复合和弦、同一个主音的极限调式的交替、多调式的重叠、变调中五声音阶处置的惩罚等十个章节。第一部分是调式和声的基本技法,后十章是拓展的五声音阶气势风格,借鉴了现代和声中的探索技法。每章后面都有和声的例子,一定数量的书面练习和分析练习,有些给出了一些提示。《和声学教程》 .[苏]伊杜波斯基,斯耶普舍耶夫,伊斯波索宾,傅索戈洛夫。
朱世民译。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
苏联第三版修订。(更新重译),陈敏译,刘雪艳主编,1991年8月。这本书根据第九版电子数据交换被重译 从教学装饰上来看,该书是和声初学者不可多得的教材,循序渐进,章节合理,规则严谨但易于掌握,要求明确,易于形象化。另外,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有些规则太机械太死板,有些和声技法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今天几乎没有实用价值。书中附有大量的写作和分析题。现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是黄虎威写的。这本教科书第一卷中的练习是指谜语的答案。
《和声学实用教程》 .[俄罗斯rimsky Kosakov。Trans。张宏道。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7月,第1版。
这本书是从1949年版翻译过来的。这本书由五章组成。书虽然不长,但还是包含了学习传统和声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练习(没有分析题)。
本书的特点如下:第一章首先包括三和弦、七和弦、自然与变声级、三和弦与四和弦及其声部的关系等。第二章首先包括邻接法和规则、终止法、和弦的和谐与不和谐等。第三章是变调的各种方式和方法,第四章是旋律的华丽,包括各种处理和惩罚和弦外的方法,第五章是四分音法。
《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 .[德]保尔欣德米特。Trans。罗仲荣。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这本书是从1944年修订的英文版翻译过来的。
这本书分为两卷。第一卷的副标题,重点是训练和精简规则,共十六章,主要围绕和弦的构成、相邻和各级和弦的运用展开。第二卷共六章,副标题为《高级和声训练》,主要指导和声模式和调性结构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章由四个弦乐四重奏组成:卡农,两首女高音(或男高音)和钢琴曲,两首女高音、女中音和男高音合唱,两首混声合唱;第二章由两首女高音和钢琴曲、两首混声五合唱组成;第三章由四首混声合唱、弦乐三重奏的主题与变奏、三首单簧管组成(a .第五章由小钢琴曲、三首钢琴管风琴组成,第六章由弦乐乐队组曲、二首赋格、二首器乐赋格、三首声乐赋格、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圆号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弦乐四重奏的主题与变奏组成。《和声学》 .[美国]珀西·该丘斯著.缪天瑞编译.该丘斯音乐理论丛书之三,修订本.万叶书店,1949年第1版.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62年7月第2版。
该书凭据G.Shirmer1931年版编译。该书分上、中、下三篇,共计五十四章,尚有三个附录。
第一篇为协和弦,第二篇为不协和弦,第三篇为转调。附录一习题选答,附录二为和声学的应用,附录三为本书专名与人名索引。正文部门含七十个训练,附录部门含十个训练。该书以五度相生法为理论基础,凭据五度相生来组成大音阶,并用以测定各和弦比力上的重要性与各调的关系、划分不协和和弦的品级以及变化音系统化的手段。
此外,五个音以上,都归入和弦外音,且把和弦外音都归入邻音的原则内,使其和弦理论趋于简朴化。该书的英文题名为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one-Relation(即,音关系的理论与运用),现在的题名由译者所加。其中附录一“习题选答”中注释险些全部是译者所加。
附录二“和声学的应用”是译者从该丘斯《作曲素材》中摘出。附录三是凭据中国的习惯重新编写的。《键盘和声学教程:古典音乐和声体系的理论》.[匈]凯斯特莱尔·略林茨著.张瑞,邹国昌,徐振华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1年1月第1版,该书凭据ZENEMÜKIADÓ VÁLLALAT BUDAPEST1954年第二版译出。
该书分为三篇,共有二十八个书写键盘训练,六个分析训练,三个附录,涵盖了调内及调外和声的全部内容。附录一为本书各节作业的低音,附录二为参考谜底,附录三为增编的转调训练。该书系统性强,归纳综合准确、精练。
并凭据和声学的功效原则与声部运动原则及经典音乐作品的实际,作者对训练中的和弦序进与声部举行都指出了最佳方案。该书还要求眼读谱、手弹奏并演唱一个声部,用耳听音、用脑思考,同时并进,通过训练可使学生把和声理论的逻辑性与和声音响的形象性统一起来。《序列音乐写作基础》.郑英烈编著.上海:上海音乐出书社,1989年12月第1版。该书分上、下篇,共十七章,含三个附件。
上篇为基本理论与技术,下篇为作品分析。上篇包罗十二音体系的历史继续性、序列的类型及结构、旋律写作、多声织体中的序列用法、和声、复调、曲式、配器、声乐写作、全面序列作曲法与自由无调性与自由序列写作等内容,下篇分析了勋伯格《钢琴组曲》、韦伯恩《钢琴变奏曲》第一乐章、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罗忠镕《涉江采芙蓉》、桑桐《夜景》五部作品。附件一为《涉江采芙蓉》曲谱、附件二为《夜景》曲谱、附件三为阿伦·福特《荟萃表》该书是海内第一本有关序列音乐写作的教程,对序列音乐的形成和生长、序列音乐的种种类型和结构形式作了简扼先容,同时还划分叙述了序列音乐在旋律写作、和声、复调、曲式与配器等方面的写作要点、基本原则和种种技法。
对宽大专业音乐事情者、音乐院校师生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十二音序列》.王震亚著.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1年7月第1版。该书正文共四部门,有前言、参考文献。
第一部门:序列的组成。第二部门:序列的变化。第三部门:序列的运用,包罗序列在曲调中、序列在织体中、序列在引子与主题中、序列在音乐举行中、序列在音乐末端、序列运用的其他问题。
第四部门:十二音序列作品分析举例,包罗勋伯格《钢琴作品》(作品33号a)、韦伯恩《弦乐三重奏》(作品20号)、巴比特《三首钢琴曲》(之一)。该书集中论述十二音序列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是有关十二音序列写作的比力重要的参考书目,同时也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十二音序列”课程的课本。《二十世纪和声:音乐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美]文森特·佩尔西凯蒂著.刘烈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89年8月第1版,该书凭据美国W.W.NORTON & COMPANY纽约1961年版译出。该书包罗绪论,十三章,一个附录。
第一章为音程、第二章为音阶素材、第三章为三度叠置组成的和弦、第四章为四度叠置组成的和弦、第五章为附加音和弦、第六章为二度叠置组成的和弦、第七章为多和弦、第八章为混淆及倒影和声、第九章为和声的举行偏向、第十章为节奏调整及力度强弱、第十一章为装饰与变形、第十二章为调中心、第十三章为和声的综合,附录为部门音乐术语英汉对照表。该书每个章节还附有参考曲目和应用题。二、曲式及音乐分析《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编著.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62年11月第1版。
2003年6月第2版。修订版。该书共十二章,一个说明,一个后记。
第一章为绪论——音乐作品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内容和曲式的关系,第二章为音乐的体现手段,第三章为一部曲式——乐段及其组成部门,第四章单二部曲式,第五章为单三部曲式,第六章为复三部曲式及复二部曲式,第七章为盘旋曲式,第八章为变奏曲式,第九章为奏鸣曲式,第十章为盘旋奏鸣曲式,第十一章为套曲曲式,第十二章为单乐章的混淆、自由曲式。该书是海内出书较早的曲式课本,并经由1961年夏季在北京举行的高等音乐院校课本集会专门小组审议后修订而成。该书不包罗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以及整部歌剧的分析。该课本中包罗了部门中国作品分析,是海内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使用时间较长、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课本。
该书是中央音乐学院曲式学科目的研究入学考试主要参考书。《大型曲式学》.[美]柏西·该丘斯著.许勇三译.该丘斯音乐理论丛书之一.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82年6月第1版,该书凭据G.Shirmer,Inc.1943年版译出。该书由四篇、十六章和译者的话组成。
第一篇为变奏曲式,包罗基础念头、基础低音或牢固低音、帕萨卡里亚、恰空、小型(或简朴)变奏曲式、为大型(或较高级)变奏曲式。第二篇为盘旋曲式,包罗第一、第二、第三盘旋曲式。第三篇为奏鸣曲——快板曲式,包罗小奏鸣曲式、奏鸣曲——快板曲式、作为扩展了的三部歌曲曲式的小型奏鸣曲——快板、不规则的曲式、游离于一般之外的奇特结构、序曲等。
第四篇包罗复合曲式等内容。该书是《主调音乐曲式》(中译本为缪天瑞翻译的《曲式学》)与《应用对位法》的续集。
主要为致力于音乐分析研究与从事于音乐创作的这两方面的学生而编写。该书通过解答有一连意义的习题来熟悉古典音乐的曲式,并期待在此基础上能取得真正的希望。
该书的特点之一是注释内容很是富厚且具有指导意义。《音乐作品分析》.[苏]勃·阿拉波夫著.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编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59年6月第1版。该书分上、下篇,共二十一讲。上篇为曲式部门,下篇为体裁部门。
上篇包罗引言、简朴一部结构、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声乐变奏曲、盘旋曲式、声乐盘旋曲、奏鸣盘旋曲式、奏鸣曲式等,下篇包罗古组曲、新型组曲、标题组曲、奏鸣交响套曲、浪漫时期的奏鸣曲、标题音乐、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大合唱与清唱剧等。该书还附有参考谱例。该书是前苏联作曲家勃·阿拉波夫1955—1956年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的授课记载,后由其编译室翻译、作曲系整理,并于1959年出书。
该书的特点之一是较多篇幅涉及到俄罗斯民歌、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器乐曲式学》.[匈]魏纳·莱奥,张瑞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84年6月第1版,该书凭据ZENEMÜKIADÓ VÁLLALAT布达佩斯1955年版译出。该书由两篇和译后记组成。
第一篇为理论部门,包罗主题、歌谣曲式、奏鸣曲式、盘旋曲式、套曲曲式,第二篇为实习部门,包罗贝多芬第1-32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分析。该书可视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曲式专论。
它可资助读者从曲式和作品分析上去明白、熟悉贝多芬的每一首钢琴奏鸣曲,并从中看出贝多芬青年、中年和晚年各时期的作品在曲式结构上的生长变化,从而资助读者掌握曲式的内在纪律。但书中某些观点的提法与我们常见的的曲式著作中的提法不尽一致。另外,人民音乐出书社1981年曾出书魏纳校订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
《音乐分析》.[美]约翰·怀特著.张洪岛译.上海:上海文艺出书社1981年9月第1版。该书分序和正文,共计九章。包罗分析的目的和性质、分析的方法、音乐的基础单元、规范的结构、旋律和节奏、和声与节奏、对位法、音响的因素、综合与结论等内容。
该书是海内较早翻译、出书的一本音乐分析的专著.从音乐组成的各个方面划分就其在音乐分析的作用、功效举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在海内相其时期内,是音乐分析的一本必备参考书。《自由作曲》.[奥]申克著.陈世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7年8月第1版,该书凭据维也纳Oswald Jonas1935年版译出。
该书正文部门共分三个部门,尚有中译本序、译者自序、作者题献和附录。该书第一部门为配景,内容包罗配景、基本结构、基本结构的形式等。
第二部门内容包罗中景,包罗中景总述、中景的详细特征等。第三部门为前景,包罗严格对位中的观点、后面的结构条理、详细的前景事件、节奏与节奏曲式等。附录内容包罗主要术语对照表、谱例中的作品目录、谱例中作品的外文目录、谱例中说明性文字释义表和谱例等。该书作者最主要的理论著述是三卷一套的系列丛书《新音乐理论及构想》.前两卷划分为《和声学》与《对位法》.本书是其第三卷。
该书接纳了却构条理的一般原理,通过简化还原的方式,将音乐分为前景、中景和配景三个条理,并通过图示方法,接纳标志时值与符号来表现音乐内容中的结构关系,是音乐分析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曲式学基础教程》.谢功成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8年1月第1版。该书为《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之分册,共计十九章。
含绪论、乐段、一段曲式、二段曲式、三段曲式、多段结构、三部曲式、盘旋曲式、变奏曲、奏鸣曲、奏鸣盘旋曲、套曲—组曲、奏鸣(交响)套曲、声乐套曲与大合唱等内容与实例分析。每章附有习题。某些章节有相当篇幅的实例分析,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联合的特点。
《音乐的分析与创作》.杨儒怀著.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88年第1版。修订版。
该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四个部门。第一部门为音乐的基本体现手段与旋律,包罗绪论、旋律的节奏与节奏、旋律的调式与调性、旋律的音高、旋律运动的逻辑等。
第二部门为生长音乐的基本手法,包罗质料保持与变更手法、多声陈述及其写作手法、整体的构想方面等。第三部门为音乐陈述的结构,包罗绪论、基础结构、衍生结构、陈述结构的分析等。
第四部门为作品的曲式结构,包罗绪论、并列曲式、再现曲式、复合曲式、循环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盘旋奏鸣曲式、复调音乐曲式、套曲曲式。边缘曲式等。
下册为上册章节的谱例。该书分析音乐的方法及相应的实例分析与指导创作、阐释种种技术理论两方面交替举行、相互增补,全书的二分之一篇幅还贯串分析与创作的相互关系的思想。作者还在第四部门提出了四部再现曲式和边缘曲式这些崭新的课题。《音乐分析基础教程》.彭志敏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7年9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分九章,包罗主题分析、形象分析、节奏分析、曲式分析、比例分析、和声分析、调性分析、音响分析等内容。有自学领导、还原分析简介与荟萃分析简介两个附录和参考谜底。每章有习题。
该书凭据20世纪音乐分析的目的性、选择性、实证性、法式性、参照性、相对性与综合性等特点,在今世音乐分析的规模内,将有关方法及相关内容融入到详细实例分析中,为今世音乐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可资参照的信息,是一本实用性很强音乐分析的教程。《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彭志敏著.现代作曲技法丛书.赵德义,童忠良主编.长沙:湖南文艺出书社,2004年10月第1版。该书分上、下两册,共三十章。包罗勋伯格、亨德米特、梅西安、考威尔、约翰·凯奇、乔治·克拉姆、布列兹、里盖蒂、哈特克、克然涅克、瓦雷兹、贝利奥、斯托克豪森、贝尔格、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萧斯塔科维奇、克拉姆、罗忠镕、潘达雷斯基、韦伯恩等人作品的阐释与分析。
该书是海内首部以新音乐作品为研究工具的分析教程,课本中每位作曲家都有其与创作有关的一般情况先容、音乐思想归纳性阐释与差别水平与方法的分析。每章有要点提示、小结与训练。该书的特点是既强调分析研究的工具在新音乐语言、新技法和新音响等方面的探索性,也力图梳理现代作曲技法生长的基本历史轨迹。
既分析探究新音乐作品自己的技术处置惩罚和有关问题,也关注与之相关的历时性生长演变和共时性社会历史文化配景。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全面与详细相互参照、微观与宏观相互联合的个案式作品分析,势必将有利于促成具有“实证意义”和“实际意义”的研究结果。
《音乐句法结构分析》.谷成志著.北京:华乐出书社1998年5月第1版。该书分为导论、上篇、中篇、下篇四个部门,附有后记。导论涉及音乐句法结构的观点、分析的目的、分析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等。
上篇为音乐句法结构单元包罗乐逗、乐节、乐句、乐段及同级结构单元、复乐段及同级结构单元。中篇为音乐句法结构单元组合的类型及结构功效,包罗匀称与不匀称结构、单结构与复结构、重复、对比、重复+对比、庞大化等内容。下篇为音乐句法结构分析,包罗句逗标志、句法结构单元级此外判断、分析层面、分析方法、分析步骤、分析陈诉、分析示范等内容。
该书提出了新的句法结构单元类型(如类乐句、复复乐段等),叙述音乐句法结构单元的组合纪律、形成的一些结构类型及其结构功效,并举例详细阐释了句法分析的各个方面的问题。《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姚恒璐著.现代作曲技法丛书.长沙:湖南文艺出书社2003年8月第1版。三、复调1.《复调音乐》[苏]斯克列勃科夫著.吴佩华、丰陈宝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57年12月第1版,凭据МУЗГИЗ1956年版译出。该书分正文为两个部门,共五篇。
附有序和音乐术语俄汉对照表。第一部门为严格写作的复调音乐,包罗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与五声部,第二部门为自由写作的复调音乐,包罗衬腔式复调音乐、对比式复调音乐、模拟复调音乐。该书将复调音乐分为非模拟式复调与模拟式复调,并将严格复调写作限定在合唱音乐的领域,以合唱音乐为研究工具。自由复调写作研究则包罗合唱音乐、器乐以及乐队伴奏的合唱音乐中的复调音乐在音调上的可能性。
2.《对位法提要》.[法]查尔勒·柯克兰著.萧淑娴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86年12月第1版。该书凭据巴黎Heugel1926年版本译出。
该书分为五章,附有中译者前言。划分为界说和一般规则、两声部对位、三声部对位、四声部对位和为对位习作的牢固调原调。该书是应用传统的五种分类法为两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种种组合而写的严格对位法课本。
课本例题均划分以一个大和谐小调的牢固调为基础,在为男女混淆四声部的音域规模内,给每种类型及其组互助了大量的多种变化旋律。该书接纳音级体系和弦标志法。
3.《对位法》.[美]瓦尔特·辟斯顿著.唐其竟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84年3月第1版。该书凭据伦敦Victor Gollancz1950年修订版译出,初版于1947年W.W.Norton公司出书。该书正文部门共十一章,附有英国版前言、绪言、结语和译后记。
正文部门包罗旋律的曲线、旋律的节奏、和声基础与节奏、二声部对位、念头的结构、三声部对位、多于三个声部的对位、可转位的对位、二声部卡农、其他类型的卡农曲等内容。该书比力详细地论述了十八、十九世纪作曲家在对位方面的配合写作方法,并提供了相关谱例。就旋律的曲线和节奏方面,作了有独到看法的分析。
4.《复调音乐》.段平泰著.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87年10月第1版。该书分为上、下两册,八篇十六章。含绪论和全书竣事语。
上册包罗第一——第五篇,包罗支声手法、旋律、对比二声部、模拟二声部、对比三声部、模拟三声部、对比四声部及更多声部、模拟四声部及更多声部等内容。下册为第六——第八篇,包罗赋格概述、赋格的应用和其他复调乐曲等内容。该书主要阐释了复调写作中旋律的种种联合方法以及复调音乐的种种体裁、曲式。
未附习题。5.《复调音乐基础教程》.赵德义,刘永平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7年12月第1版。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位对位法,共十章。
下篇位复调音乐体裁,共九章。附有习题选答。上篇简明简要地论述了对位旋律的写作原则,以及种种对比式、模拟式写作手法。
下篇重点分析阁会总对比式复调小曲、卡农曲、创意曲及赋格曲的结构形式与写作要领。另外还先容了支声复和谐复调写法在主调音乐中的运用。6.《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生长》.朱世瑞著.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2年5月第1版。该书分上、下两篇,共八章。
含序、绪论、四个附录和后记。上篇位基础、形成、生长,含中国传统音乐中复调因素的主要体现形态、中国现代专业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中国今世复调音乐理论的生长现状等内容。
下篇位中国今世音乐创作中复调思维的体现形态,包罗中国今世音乐创作中赋格套曲集、赋格曲与赋格段的写作特点、中国今世音乐创作中模拟复调的体现形态、中国今世音乐创作中对比复调、支声复调及其他综合类型的体现形态等内容。该书附录一为马思聪作品中复调写作的艺术特色,附录二为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中的赋格写作,附录三为该书谱例中所用的标志符号说明,附录三为参考书目与文献。7.《20世纪复调音乐》.于苏贤著.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2001年8月第1版。
该书共十三章,包罗绪论、多调式伴音体系复调结构、双调性于多调性复调结构、全音音阶复调结构、非序列无调性音乐的复调结构、20世纪复调治奏创新概述、节奏主题于节奏复调形式、复节奏复调结构、节奏序列复调结构、微复调结构、复气势派头复调结构、20世纪赋格的演进于变异等内容。8.《赋格曲写作》.陈铭志著.“作曲技术理论”丛书.上海:上海音乐出书,社1997年11月第1版。该书正文部门共十二章,包罗主题、答题、对题、呈示部、间插段、中间部、紧接模拟、再现部与尾声、赋格曲的整体结构、二重、三重赋格曲、声乐赋格曲、赋格段的写作等内容。
附有绪论与结语。该书除讲述赋格曲写作答一般原理外,还联合中国民族调式、音调的特点,对如那边理中国民族气势派头的赋格曲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处置惩罚原则。
四、配器与乐器法1.《交响配器法》(第一卷). [苏]C.瓦西连科著.金文达译.张洪模校.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62年7月第1版。《交响配器法》(第二卷).[苏]C.瓦西连科著.Ю.福尔图那托夫编订.张洪模译.北京:1963年6月第1版。该书分两卷,三册,共十章。
包罗拉弦乐器组、木管乐器与法国号、变型乐器、小型乐队中的乐器的组合、管乐器与弦乐器的同度联合、旋律的配器、和声结构中的弦乐器与管乐器的联合、复调音乐、管弦乐的音型化、管弦乐的连续音、管弦乐织体中的转接、呼应和对话以及配器中的支持与强调等内容。该书有作者序、原作者序和种种乐器的简称。该书只接纳俄罗斯和苏联作曲家的作品来作为配器的规范,并在弦乐组的技术运用手法、管弦乐连续音设置法以及管弦乐的对位法等方面有独到的论述。
2.《配器法》[法]H.柏辽兹原著.[德]R.斯特劳斯增补、修订.姚关荣、童忠良等译.李季芳校.上卷.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78年8月第1版。下卷.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2年8月第1版,凭据德意志民族共和国莱比锡PETERS1955年版译出。
该书上卷正文包罗引言、弦乐器、管乐器等内容,有原序、关于配器法、译名对照表。下卷包罗无簧管乐器、键盘管乐器、铜管乐器、用号嘴的木管乐器、人声、攻击乐器、新式乐器、管弦乐队、乐队指挥等内容。
该书对管弦乐配器的理论以及管弦乐技法的若干问题,均做了系统论述,对欧洲配器理论方面的生长有一定影响。3.《配器法基础教程》.高鸿祥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2002年3月第1版。该书正文共八章,包罗管弦乐队概述、弓弦乐器与弦乐器组、木管乐器与木管乐器组、圆号、木管乐器、圆号与弓弦乐器的组合、铜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组、攻击乐器及其在乐队中的运用、管弦乐全奏中的音质组合等内容。
每章有习题。该书有后记。4.《管弦乐队配器法》.牟洪著.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9年5月第1版。该书共十七章。
包罗弦乐器概述、弦乐器配器法、木管乐器概述、木管乐器配器法、圆号乐器概述、攻击乐器及彩饰性乐器概述、小型乐队配器法、铜管乐器概述、铜管乐的和声分配及音响平衡、管弦乐队的全奏、管弦乐队音响的增长与收缩、管弦乐配器的色彩手段、协奏曲、混淆乐队配器、京剧唱腔伴奏的写法等内容。该书创作实践与理论联合,与其他同类课本相比校,选用了更多的差别时代、差别气势派头、差别国籍的作曲家的作品作为规范分析。5.《管弦乐队乐器法》.施讠永康.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87年11月第1版。该书正文共四章,有序言和三个附录。
第一章:弓弦乐器与弓弦乐器组,包罗总述、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第二章:木管乐器与木管乐器组,包罗总述、长笛类乐器、双簧管类乐器、单簧管类乐器、大管类乐器等。第三章:铜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组,包罗总述、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
第四章:装饰性色彩乐器与攻击乐器,包罗装饰性色彩乐器、攻击乐器等。附录一:移调木管乐器表。附录二:移调铜管乐器表。附录三:管弦乐乐器音域总表。
该书着重论述了各种乐器生长的简史、乐器的结构、性能及演奏技术,并对每种乐器在乐队中的运用作了简略先容,以便从开端相识和熟悉其在乐队中的作用。本书适用于管弦乐法初学者。
6.《民族乐队乐器法》.中央音乐学院编.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63年第1版。该书正文共四章,有说明。第一章:拉弦乐器,包罗二胡、高胡、中胡、低音与倍低音拉弦乐器、板胡等。第二章:弹弦器乐,包罗琵琶、三弦、阮、柳琴、扬琴、筝、古琴等。
第三章:吹管乐器,笛、箫、唢呐、笙、管、喉管等。第四章:攻击乐器,包罗鼓、锣、叉、板类乐器、星等。
该书是较为系统、全面地先容、论述了民族管弦乐器基本知识,是学习民族管弦乐乐器法学习的重要参考文献。五、音乐基本理论与作曲法1.《基本乐理教程》.晏成佺,童忠良,钟峻程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0年10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十四章,有前言与附录。第一章:音的是非。
第二章:节奏与节奏。第三章:音的崎岖。第四章:音程。
第五章:大调调体系(一)——调式、大调式。第六章:巨细调体系(二)——小调式、平行调。
第七章:民族调式、中古调式。第八章:和弦。第九章:调的关系。第十章:调的交替与转换。
第十一章:装饰音、演奏记号及常用音乐术语。第十二章:近现代乐理知识。第十三章:中国古代乐理知识。
第十四章:律学知识。每周有训练题。附录一:部门音乐院校入学考试的乐理试题。附录二:习题与试题选答。
该书系统、全面地先容了基本乐理的各个方面,是一本重要的基本乐理课本。同时,它还是武汉音乐学院基本乐理课程的指定教程和武汉音乐学院本科入学考试乐理科目的指定书目。
2.《现代乐理教程》.童忠良著.现代作曲技法丛书.长沙:湖南文艺出书社,2003年4月第1版。该书正文共五章,有前言与附录。第一章:新的调式音阶,包罗民间特殊调式音阶、中古合成音阶、增减调式音阶、非增减调式的音程型音级、特征式音阶、美西昂有限移位调式、自由结构音阶、八度以上的合成调式等。第二章:现代节奏与小节解放,包罗非传统观点的通例节奏、非周期时值的混淆拍子与变拍子、现代音乐的节奏单元、附加时值节奏、节奏单元按比例的增减、复合节奏与节奏对位、节奏卡农、现代逆行节奏与不行逆行节奏等。
第三章:现代和弦与和音,包罗三度高叠和弦、变五音和弦与半音化和声、附加音和弦、非三度叠置和弦、平行和弦、复合和弦、差别和声理论的和弦标志等。第四章:现代调性与调关系,包罗勋伯格结构功效的调领域、盛克体系的两级对称、同中音调与重同名调、欣德米特的调关系与和弦分类、巴托克的调式对称与轴心功效、双调性与多调性等。第五章:有关现代作曲技法的乐理,包罗十二音技法中的乐理、音高荟萃中的乐理、荟萃原型的乐理求解、早期电子音乐中的乐理、MIDI与通俗音乐中的乐理五声调性扩展的乐理。附录一:MIDI音色与攻击乐键位表。
附录二:爵士音乐和弦标志表。附录三:现代记谱简介。附录四:合成器及电脑音乐词汇。
附录五:部门现代作曲家译名对照。附录六:习题选答。
该书是基本乐理教程的深化与拓展,主要将学习规模与工具延伸到20世纪以来泛起的种种新的作曲技法与新的音乐分析方法。是研究近现代音乐的重要参考文献。同时,该书还是武汉音乐学院“现代乐理”课程的指定教程。
3.《中国传统乐理基本教程》.童忠良,崔宪、胡志平、彭志敏、王忠人编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2004年1月第1版。该书正文共九章,有自学领导、附录、编后记、主要参考书目。第一章:律名与律吕,包罗十二律名与现代音名对应关系、清浊倍半与八度分组、“律”、“吕”及其在乐理学习中的意义、均、宫、调等基本观点等。
第二章: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包罗音阶名称与正声、变声、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先秦特殊的标音体系等。第三章:同均三宫的基本观点、三宫同曲、三宫同均、应声与八音之乐等。第四章:旋宫与八十四调,包罗旋宫与旋宫图、右旋与同宫系统、左旋与同主音系统、八十四调与调头、犯调在音乐实践中的运用、借字的运用等。
第五章:节奏与节奏,包罗节奏与板眼、节奏中的节奏组合、板式及其变化、宝塔尖与数列节奏、锣鼓经和多层节奏等。第六章:公尺谱,包罗公尺谱的谱字及其记写符号、公尺谱的记写花样、公尺谱的调名与调高、古公尺谱简介等。
第七章:减字谱与其他字谱,包罗减字谱的谱字符号、减字谱谱字的组合、古琴的常用调及其音位、琴曲、琴歌中的减字谱、其他字谱等。第八章:三分损益法及其律制,包罗律数与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与十二律、五度相生律音阶、十二正律及其音阶、含变律的五度相生律制。第九章:钟律、琴律与新法密率,包罗七弦琴及其徵位、泛音列与纯律音程、曾候乙编钟与钟律。新法密率的探索与确立。
每章附有训练题。附录一:训练选答或提示。附录二:曾候乙钟铭与乐理有关图文举例。
附录三:名词与术语解释。该书是海内首部全面、系统论及中国传统乐理的教程,是中国传统乐理的重要参考文献。同时,也是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统乐理”课程的指定课本。4.《基本乐理教程》.童忠良著.“九五“国家级重点课本” .中国音乐教育大系·音乐卷.上海:上海音乐出书社,2001年5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十五章,右《中国音乐教育大系》序、附录、参考文献。第一章:音、音高与十二律。第二章:音符及其时值的划分。
第三章:谱号、律吕与辅曾。第四章:节奏与节奏。第五章:音程。第六章:自然巨细调式。
第七章:自然巨细调式的变体。第八章:中国民族调式。第九章:和弦。
第十章:调的关系。第十一章:调式变音及调的交替与转换。
第十二章:装饰音、演奏记号及音乐术语。第十三章:律制。第十四章:近现代乐理知识。第十五章:中国传统乐理增补。
附录:部门音乐院校入学考试的乐理试题选编。该书将中国传统乐理与西方乐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本有奇特视角的基本乐理教程。是海内一本很是重要的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基本乐理教程。5.《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编.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62年第1版。
该书正文共十五章,有说明、附录与后记。包罗音及音高、音律、记谱法、调式总论、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种种调式、巨细调式、音程、和弦、节奏与节奏、音乐的速度与力度、调式变音与半音阶、移调、装饰音、关于旋律的知识等内容。
附录一:简谱及公尺谱简介。附录二:常用音乐术语一览表。该书停止2002年,共印刷28次,是海内使用规模最广、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音乐理论教程。
6.《基本乐理教学法》.李重光著.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7年3月第1版。该书正文共五章,有前言。第一章:目的任务。第二章:课程内容。
第三章:教学原则。第四章:教学方法。第五章:教学环节等。
该书是专门课程的教学法,不仅涉及一般课程教学纪律,还凭据基本乐理的课程特点,举行了详细、系统的论述。是教授基本乐理课程教师重要的指导性文献。
7.《音乐基本理论习题》.[苏]B.赫伐斯琴科编.汪启璋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83年5月第2版。该书凭据Музгнз1951年版译出。该书正文共十三章,有编者序。第一章:音名及音的标志。
第二章:记谱法。第三章:节奏和节奏。第四章:音程。
第五章:调式及调。第六章:巨细调的音程。第七章:和弦。
第八章:变音体系。第九章:转调。第十章:调式。第十一章:旋律。
第十二章:移调。第十三章:装饰音。
该书每章有训练。8.《现代记谱法教程》.童昕著.现代作曲技法丛书.长沙:湖南文艺出书社,2003年4月第1版。该书正文共分上、下两篇,有前言、参考谜底、附录与后记。
上篇:通用记谱质料,包罗音高、时值、力度记号、框形记谱法、图标谱和文字谱、电子音曲谱等。下篇:专用记谱质料,包罗攻击乐器、竖琴、钢琴、弓弦乐器、管乐器、人声等。
该书力争通过资助读者通过对已有的现代记谱符号和记谱方式的学习,总结除其中的纪律和本质特征,从而能够闻一知十地掌握现代音乐作品的读谱技巧,并建设一种科学的记谱理念。该书是海内首部涉及现代音乐记谱法的教程,是一本论及该专题重要的参考书目。
9.《新音乐语汇——现代音乐记谱法指南》.[美]霍华德·里萨蒂编.苏澜深,杨衡展,罗新民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2年2月第1版。该书正文共六章,有序、前言、内容编排说明、附录和译者后记。第一章:通用记谱质料。第二章:弦乐。
第三章:攻击乐器与竖琴。第四章:木管。第五章:铜管。第六章:声乐。
附录:作曲家及作品选辑。该书所运用的符号是数十年来实践中为音乐家们所认可并广泛运用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系统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另外,该书是海内引进的第一部涉及新音乐记谱法的著作,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10.《现代音乐视唱教程》.刘永平编著.现代作曲技法丛书.长沙:湖南文艺出书社,2003年4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六章,有前言与后记。第一章:调性扩展视唱。第二章:泛调性视唱。
第三章:自由无调性视唱。第四章:十二音序列视唱。第五章:二声部视唱。第六章:多声部弹唱。
每章均包罗基本观点(或概述)、教学指导、实例训练。该书是海内首部现代音乐视唱教程,是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专业“高级视唱”的指定教程。
11.《现代音乐视唱教程》.郑敏编著.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书社,2004年7月第1版。该书正文共四章,有序、前言和后记。第一章:单声部。第二章:多声部。
第三章:节奏、节奏。第四章:音程。该书选用208条差别作曲家的作品片断,为学习、掌握现代音乐提供了基础训练。
同时,它还是西安音乐学院视唱系列课本之一。12.《20世纪的音乐语言》.G·韦尔顿·马逵斯著.蔡松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2年12月第1版。该书凭据1964年普伦梯斯·豪尔有限公司出书,1981年由格林伍德出书社重印译出。
该书正文共九章,有题献、序、引言、附录。第一章:旋律线。第二章:二声部写作。第三章:三声部写作。
第四章:四声部或多于四声部的作品。第五章:对位法。
第六章:不协和的增长。第七章:十二音技术。第八章:和声偏向。第九章:尾声。
附录包罗参考书目、中外音乐术语、人名、曲名对照、人声及乐器译名表。该书概况性地先容了20世纪音乐理论,是音乐学院各个专业、各个条理相识20世纪音乐的综合性读物。13.《歌曲写作教程》.陈国权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2年12月第1版。该书正文分上、下篇共十六章,有前言、附录和后记。
上篇包罗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想、主题乐句的写作、旋律生长手法、乐段结构歌曲的写作、两段体歌曲写作、三段体歌曲写作、多段体歌曲写作和歌曲结构结构、牢固音和谐牢固节奏的贯串生长等。下篇包罗曲调与声调、装饰音、色彩变音、特性调式变音和转调、拖腔、歌曲的常见体裁、艺术歌曲特征、通俗歌曲特征等。附录一:男女各声部音色音域和定调 演唱形式 演唱气势派头。附录二:部门习题解答提示。
该书以一般歌曲、艺术歌曲和通俗歌曲为主要研究工具,适宜于开始举行歌曲写作并熟练掌握五线谱,以及有开端和声知识的读者。14.《作曲技法的演进》.[日]属 晵成著.陈文甲译.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2年9月第1版。该书正文共分两章,有写在前面、初版前言、一九八0年版前言、中文版前言、译者的话。第一章:调性,包罗功效序列、和声的强举行和弱举行、教会调式的影响及其功效序列、五声音阶、半音举行、四分音阶及其音乐、调性及其形式、有附加音的三和弦及其它新和弦、古典派音乐和浪漫派音乐、印象派和体现派音乐、十二音体系音乐及其它现代音乐等。
第二章:谐调与对比,包罗重复法、变奏法、对照法、增减法、划分法、复调法等。该书质料富厚,内容较为新颖,对相识、掌握作曲技法的演进有一定的参考作用。15.《西方交响音乐生长纲要》.许勇三著.北京:人民音乐出书社,1992年第1版。该书正文共六个部门,有致读者、前言与附录。
第一部门:组曲。第二部门:协奏曲。第三部门:交响音乐生长主流——德奥的交响乐。
第四部门:交响音乐生长的支流——法国与民族乐派的交响乐。第五部门:交响音乐的分支——交响诗。第六部门:二十世纪的交响乐,包罗印象主义、体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新民族乐派、法国、苏联音乐、英国、美国等。附录一:《关于奏鸣曲式形成的开端探讨》一文的结论部门。
附录二:西方交响音乐主要曲目。附录三:运用交响音乐举行音乐浏览训练的履历。
附录四:[美]穆尔、黑格合著:《交响乐与交响诗的分析图表》(选译),周小静译。该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西方交响音乐的生长历程,并对一些作曲家的作品举行评介,是学习、浏览西方音乐的重要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开云手机版下载-www.latestenglish.com
Copyright © 2002-2023 www.latestenglish.com. 开云手机版下载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28502582号-1